其他

  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“尹哥聊基因”


    1998年,我被保送到大连理工大学。选专业的时候,受"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"影响,我放弃了计算机而选择了生物工程。实习的时候,去的基本上是啤酒厂、酱油厂和醋厂。而毕业时,如果在大连或者辽宁选对口专业,则基本处于失业状态。要知道,入学时候我们班级的入学平均分数高达609分,东三省的生源平均分620分,在当年所有专业中仅次于电子工程。


    后来再听王晓东教授讲,"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"是我说的不错,但我还有下半句,"且主要爆发在下半世纪"……好吧,21世纪有100年,世纪之初毕业了找不到对口工作也很正常。


    庆幸我加入了华大,几代华大人用20年的努力,终于把这个"下半世纪爆发"的生命科学,特别是基因组行业在中国提早了至少30年,让中国没有错过这一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浪潮。


    还记我当年来华大基因面试的时候,人力看了我的简历,很为难地问了我一个问题"你的资历很优秀,我们承认,但理工科大学的生物专业,跟我们不太对口啊"。


    我开始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,后来才明白,我们作为大连理工大学"第一届"本科生(我们戏称为"生化危机试玩班"),科研沉淀有限,教学资源不足,实验仪器不全,讲师专业度不够,上游技术更是一塌糊涂。加入华大之后,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基因组专业知识补到了平均水平。对于这件事,我和同学们见面就苦笑,彼此吐槽了很多年。


    然而,昨天我看一本关于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经典作品--《肠道·大脑·肠道菌》之时,当我在多巴胺、内啡肽、吡啶、咪唑、蒽醌这些普通人看起来如天书,而我可以自由自在想象其空间结构、分子式和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可以随意转换的时候,我忽然明白了,理工科的生物系,到底能给我们什么。


    大连理工大学在各个领域出了非常多的总工程师,它强大的工科背景和专业课的严格要求让我受益匪浅。比如,最优化原理、机械制图(真的要画0号图纸)、化工原理,甚至电子实践和金工实习。这让我理解了“工程思维”而不是“实验室思维”,不局限于一个细胞,而是更关注于一个系统。"工程思维"帮我顺利胜任"车间主任"的岗位,建立了强大的质量管理系统思维框架,而后者则让我更容易去理解今天生命科学所要求的的系统性。


    我们的专业课确实比不了北大、武大甚至吉大,但相关专业课却帮助我们开辟了全新天地。单说化学,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分析化学,四大化学的老师号称"四大名捕",两年之内,学生要达到化学工程毕业生的水准。感谢这样的严格要求,才使得我可以把元素周期表烂熟于心(我毕业的时候更新到111个,横着背竖着背,随便写电子式,轻松得很),让我可以轻松画出一些常见的高分子结构,才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量值溯源,这是对体外诊断试剂制定标准品极其重要的思维训练。


    一言蔽之,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应该努力学和努力学好的。上帝新打开一扇门,从来不需要先关上窗!比如,工资低也不完全是坏事。我加入华大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266元,因为经济压力太大,所以开始在ebay上卖汽车模型,成为中国区冠军,一直到2008年。我也算是最早经历电商的这批人,而这些愉快又辛苦的经历,让我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把握行业机会的时候如鱼得水。


    我最近对公司员工提要求时经常用的一个词叫"自驱力"。今天,已经不是简单PK谁能弄懂,而是要PK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懂,谁能把看似闲棋冷子的资源跨界变成星罗棋布。


    很多人问我,你是怎么管理时间才能做这么多事?我的回答一直都是,我管理的不是时间,而是精力和效率。这个效率,其实是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定了,比如阅读速度恐怕在十岁时候就已经定格了,之后只是随着知识的加深而不断的再提升再融合而已。所以,聪明人都下笨功夫,努力,永远都不嫌迟。


    推荐阅读

    1. 十一哪都不去就看书,生物科普类尹哥书单新鲜出炉啦(文末福利)

    2. 精选 | 地表最强史上最全生物科普书单,没有之一(文末签名赠书啦!)

    3. 国家的远见!尹烨演讲:基因,即因;未来,已来

    4. 独家干货 | 一套PPT看尽五千年“肿瘤传”,这场仗人类能赢吗?(文末投票)

    5. 菠萝:用数字告诉你,癌症没那么恐怖,但确实要重视

    6. 非严肃科普: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久了,会有夫妻相?


    ☟ 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,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。

    关注后,

    点击菜单栏“文章”,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。

    点击菜单栏“视频”,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。

    发送数字0,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“尹力场”。

    发送数字8,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。

    【声明】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,针对同一研究课题,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。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。

    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收听天方烨谈基因电台。

    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